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西北好“风光” 绿电惠四方
我国西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风光资源可开发量超160亿千瓦,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清洁能源外送大送端。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电力外送通道规划建设,加快重点行业清洁能源替代。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融入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立足西北资源禀赋,强化资源调配,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推动清洁电能供给能力稳步提升,能源转型步伐不断提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引擎、添动能。
9月21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顺利完成跨越施工,标志着工程甘肃段全面进入架线施工阶段。该工程是全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预计2025年建成投产,将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我国规划建设的“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超过半数位于西北。西北电网是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最高、电力外送规模最大的区域电网。截至9月底,西北电网2024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4151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9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0.74%。
国网西北分部积极服务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推动直流外送通道规划建设,西北电网清洁电能输送能力不断提升。目前,西北地区已建成11条直流通道外送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惠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0千伏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中。“十四五”西北电网规划新增6回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1200亿千瓦时,可助力“三华”地区减排二氧化碳近8844万吨。
新能源要发展,并得上是基础,用得好是关键。国网西北分部坚持“应并尽并、能并早并”原则,为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服务西北地区新能源并网。
10月11日,随着青海玛尔挡水电站3号机组顺利投产,黄河上中游干支流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达到1800万千瓦,总调节库容242亿立方米。
玛尔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的水电站,也是“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国网西北分部积极服务水电机组并网投产,先后6次组织召开启动协调会,优化各项调试计划,高质效完成36项涉网试验。目前,3号、4号、5号机组已顺利投产,预计年底前玛尔挡和羊曲电站8台340万千瓦机组将全部投产。
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是西北电网重要的调节电源,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调节枢纽,承担着汛期防洪、冬季防凌、农时灌溉、定期排沙、发电供水等重要任务。为不断提升电网用电需求和特定时期水量任务的平衡调度能力,国网西北分部创新建立“政企协同、网源协同、网省协同、专业协同”机制,采取“丰年送、枯年购”“秋蓄冬用”等调度策略,开展防凌期大